恶意造谣追究刑事责任吗
一、恶意造谣追究刑事责任吗
恶意造谣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恶意造谣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可能会涉及民事侵权或受到行政处罚。比如,造谣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荣誉权等,被侵权人可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公安机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造谣者进行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若恶意造谣满足以下情形,则可能构成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一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如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对于构成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总之,恶意造谣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取决于造谣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后果等因素。
二、挨打能再追究刑事责任吗
挨打后能否追究刑事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被打者受轻微伤,一般不涉及刑事责任,通常按治安管理案件处理,加害者会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
若构成轻伤及以上,则可能追究加害者刑事责任。按照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此外,还要看事件起因、双方过错程度等。如果是正当防卫情况下挨打还手,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若双方互殴,责任划分会更复杂,需综合具体情节认定。
被打后应及时就医并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伤情鉴定等工作。依据鉴定结果,若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责任;若未达刑事标准,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加害者进行民事赔偿。
三、刑事责任年龄漏洞怎么判
刑事责任年龄不存在所谓“漏洞”。我国刑法针对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规定,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判定。
一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二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外,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司法实践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来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确保法律适用准确、公正。
以上是关于恶意造谣追究刑事责任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