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房产怎么划分
一、父母离婚房产怎么划分
父母离婚时房产划分需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一方婚前购买:若一方婚前全款购房且登记在自己名下,此房产为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若婚前付首付,婚后共同还贷,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由获得房产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补偿。
-婚后共同购买: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房产,不论登记在哪一方名下,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但会考虑双方对房产的贡献、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父母出资购买: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并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属于个人财产;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可按各自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
实际划分中,若双方能协商一致,可按协商结果处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决。
二、离婚前的房产如何卖掉
离婚前卖掉房产,需视房产产权归属而定。
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卖房时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同意。因为共同财产的处置需共有人一致决定。双方应共同与买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准备好身份证、结婚证、房产证等相关证件,前往房屋登记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若一方无法亲自办理,需办理委托公证,委托另一方或他人代为处理。
如果房产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产权人可自行决定出售。产权人准备好身份证、房产证等材料,与买方签订合同,然后到房屋登记部门办理过户。
无论哪种情况,在卖房过程中都要确保交易合法合规。要注意审查买方的购房资格和资金来源,避免出现交易风险。同时,在签订合同前,应明确房屋的现状、产权情况等重要信息,防止日后产生纠纷。若夫妻在卖房问题上存在争议,可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
三、离婚协议房产能公证吗
离婚协议中的房产部分能进行公证。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就解除婚姻关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达成的协议。其中涉及房产的约定,如房产归属、房产分割方式等,均可申请公证。公证的作用在于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和公信力。经公证的离婚协议,在没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会直接采信。
办理房产公证需夫妻双方共同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房产证等。公证机构会对协议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其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不过,公证并不影响离婚协议的生效。离婚协议在夫妻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后即生效。但公证能为协议的履行提供更强保障,若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房产相关义务,另一方凭借公证书可更便捷地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父母离婚房产怎么划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