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能调节吗

2025-07-12 06:41:41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能调节吗?取保候审与调节无直接关联,通常取保候审期间部分案件能调解。刑事自诉案可自行和解或法院调解,公诉案符合特定条件能刑事和解。但有过故意犯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的案件不能调解。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能调节吗

   取保候审与调节并无直接关联,你想问的或许是取保候审期间案件能否调解。

   一般而言,在取保候审期间,部分案件是可以调解的。对于一些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和解或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自诉人可以撤回起诉。

   而对于公诉案件,在符合特定条件时也能进行刑事和解。例如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不过,并非所有案件都能调解。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就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此外,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通常也不允许调解。

   二、取保候审有追期吗

   取保候审有期限限制。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在十二个月的期限内,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进展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终止诉讼程序。若期限届满,案件仍未办结,需要继续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司法机关需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所以,取保候审是有明确的期限规定的,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取保候审担罪名吗

   取保候审本身不意味着承担罪名。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处于被限制部分人身自由的状态,并不等同于有罪。最终是否承担罪名,要依据法院的判决。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应被视为无罪。

   如果经法院审理后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才会承担相应罪名和刑罚;若法院最终判定无罪,即便之前被取保候审,也无需承担罪名。所以,取保候审只是诉讼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将其与承担罪名直接划等号。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能调节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