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要自己回家吗

2025-07-12 06:41:46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后要自己回家吗?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对特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可不予羁押。被取保者获决定后通常能回家,但要遵守规定,违规会有相应处理。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取保候审后要自己回家吗

   取保候审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常可以回家。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获得取保候审决定后,一般可以离开羁押场所回家。但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

   若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所以,取保候审回家后仍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二、取保候审能挂在居住地吗

   取保候审可以将居住地作为执行地。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常会在其居住地执行取保候审。

   在确定居住地时,一般优先考虑户籍所在地。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当地有经常居住地,也可在经常居住地执行。经常居住地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至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要以居住地执行取保候审,需满足相应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向司法机关提供能够证明其居住地的有效文件,如房产证、租赁合同等。司法机关会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开展调查核实。

   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固定居住地,司法机关可指定居所执行取保候审。同时,即便在居住地执行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人也要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变动时及时报告等。

   三、取保候审委托律师怎么办

   取保候审委托律师,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第一,选择律师。要挑选具备丰富刑事辩护经验、良好口碑且专业能力强的律师。可以通过亲友推荐、律所官网等途径寻找合适人选。

   第二,与律师沟通。和选定的律师进行详细面谈,介绍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案件发生的经过、目前所处的阶段、涉及的罪名等。同时,向律师表达取保候审的诉求,了解律师的办案思路和方案。

   第三,签订委托协议。确定委托意向后,与律师所在的律所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协议。协议中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律师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在签订前,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没有疑问。

   第四,缴纳费用。按照协议约定向律所缴纳律师费用。缴费后,要索取正规的发票或收据。

   第五,配合律师工作。委托律师后,要积极配合律师的工作,及时提供案件相关的证据和信息,协助律师开展调查、收集材料等工作,以提高取保候审申请的成功率。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后要自己回家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