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于旷工怎么规定
一、劳动法对于旷工怎么规定
劳动法未明确规定旷工标准与处罚措施,具体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规章制度确定。
用人单位可在规章制度里界定旷工,如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缺勤视为旷工。同时能规定旷工的处罚办法,常见有警告、扣除旷工期间工资、记过等;旷工情况严重,比如一定时间内累计旷工达到特定天数,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不过,用人单位制定的涉及旷工的规章制度要合法、合理、有效。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如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要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确保劳动者知晓。此外,规章制度内容要合理,不能显失公平。
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作出的处罚或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不服,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法砍掉提成怎么赔偿
若用人单位随意砍掉提成,劳动者可依法获得相应赔偿,具体如下:
1.收集证据:劳动者需收集证明提成存在的证据,如劳动合同里关于提成的条款、提成计算方式的文件、过往发放提成的记录、销售业绩数据等,以此证明应得提成数额。
2.与单位协商:携带证据与单位沟通,要求按约定支付提成。若单位拒绝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属于克扣工资行为。
3.劳动仲裁: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4.法院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克扣的提成及相应经济补偿。
总之,用人单位随意砍掉提成违反劳动法,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获取应得赔偿。
三、劳动合同什么时候是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比如,劳动者伪造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用人单位威胁劳动者签订不合理合同条款,此类合同因违背一方真实意愿而无效。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例如,用人单位在合同中规定“工伤概不负责”,这排除了劳动者享受工伤待遇的权利,该条款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严重超出法定标准且无相应补偿,就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合同可能无效。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对于旷工怎么规定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