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有什么赔偿
一、劳动合同无效有什么赔偿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情况如下:
1.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赔偿: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用人单位过错的赔偿:若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合同无效,比如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可能包括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工资差额、福利待遇损失等。
3.劳动者过错的赔偿:如果是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等,劳动者也需对用人单位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
二、合同无效劳动报酬怎么算
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具体来说,若双方对劳动报酬有约定且该约定合理,在不违背法律强制规定时,可按约定支付。若没有约定,就需结合单位同岗位人员工资水平来衡量。
比如在一些案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因主体资格不符被认定无效,但劳动者在岗位上实际工作了一段时间。此时,法院会参照用人单位同岗位其他员工的工资标准,来确定该劳动者应得的报酬。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合同无效由什么负责
劳动合同无效的判定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负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当劳动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时,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合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判定。若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最终裁决。
劳动合同是否有效不能由合同双方自行认定,必须经法定的仲裁机构或司法机关判定。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劳动合同效力判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市场的正常秩序。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无效有什么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