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后算取保候审结束吗
一、判刑后算取保候审结束吗
判刑后取保候审结束。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妨碍诉讼活动并随传随到。
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其采取的取保候审措施期限届满时,应当及时解除。当法院作出判决后,意味着刑事诉讼的审判阶段基本结束,此时取保候审的必要性消失,自然应当结束。
另外,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依法判刑并开始执行刑罚,意味着其要被收监服刑或者采取其他执行方式,也就不再符合取保候审这种相对自由状态的条件。取保候审执行机关会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所以,判刑是导致取保候审结束的一个法定情形,一旦判刑生效,取保候审措施即告终结。
二、取保候审的人都会进去吗
取保候审的人并非都会被重新羁押。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在保证诉讼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人身自由。
被取保候审者若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通常不会被重新羁押。
不过,若违反规定,可能会被重新羁押。具体情形包括:故意实施新的犯罪;企图自杀、逃跑;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情节严重;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等。
此外,若后续法院判决实刑,被取保候审者需收监执行刑罚。所以,取保候审的人不一定都会再次被羁押,关键在于是否遵守规定及最终判决结果。
三、取保候审后的规矩有哪些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以下规定:
1.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若有正当理由需离开,必须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开。
2. 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及时报告个人信息变动,便于执行机关掌握被取保候审人的情况。
3. 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司法机关传讯时,被取保候审人应按时到场,配合调查和诉讼活动。
4.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能通过威胁、引诱等方式阻止证人作证或让证人作伪证。
5.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人要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能实施破坏证据的行为。
此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可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一项或多项规定: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违反规定的,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甚至被重新羁押。
以上是关于判刑后算取保候审结束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