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致使人死亡判几年
一、肇事逃逸致使人死亡判几年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量刑依照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可能会影响具体量刑。一是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要有直接因果关系。若死亡结果并非因逃逸未及时救助导致,而是交通事故本身直接造成,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条款量刑。二是肇事者的主观恶性及事后表现。若肇事逃逸后有自首、积极赔偿等情节,法院量刑时会从轻考虑;若有多次违法记录、逃逸手段恶劣等,可能会适当从重处罚。
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会判还吗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会被判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判断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若经法院审理认定构成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这一情节,就会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处以相应刑罚。所以,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必然会面临刑事处罚,且量刑相对较重。
三、肇事逃逸伤者死亡判多少年
肇事逃逸致使伤者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不过,如果不是因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而是交通肇事当场致人死亡,之后逃逸的,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实践中,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肇事方的逃逸情节、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取得谅解、事故责任划分等。若肇事方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或者积极对被害人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取得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若有恶劣情节,量刑可能会相对更重。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致使人死亡判几年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