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义务有哪些情形
一、合同违约义务有哪些情形
合同违约义务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预期违约
1. 明示预期违约,即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自己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2. 默示预期违约,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比如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等。
(二)实际违约
1. 不能履行,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例如不可抗力造成标的物灭失而无法交付。
2. 迟延履行,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义务,包括迟延交货、迟延付款等。
3. 不完全履行,只履行了部分合同义务,例如交付的货物数量不足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
4. 拒绝履行,在合同履行期内,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
二、合同违约义务有哪些内容
合同违约义务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继续履行
违约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如果卖方未按时交货,在承担违约责任的同时,仍然需要按合同要求将货物交付给买方,这是一种强制违约方履行原始合同义务的方式。
(二)采取补救措施
这是为了消除违约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比如在建设工程合同里,如果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违约方需要采取诸如修理、返工、改建等补救措施,使工程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三)赔偿损失
违约方要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合同履行中已经发生的财物损毁等,间接损失例如因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失去的预期利益等。
(四)支付违约金
合同双方可以事先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违约金的计算方法。一旦一方违约,就要按照约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一定的惩罚性。
三、合同违约义务有哪些
合同违约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继续履行义务。如果合同能够继续履行,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未按时交货,在有履行可能的情况下,应继续交货。
2. 采取补救措施。这包括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比如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卖方应进行修理或者更换等补救措施。
3. 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例如因为一方延迟交货,导致另一方错过销售旺季而少获得的利润,属于可得利益损失,违约方应予以赔偿。
4. 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应按照合同约定计算,但如果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以上是关于合同违约义务有哪些情形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