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犯法吗怎么判
一、辞职犯法吗怎么判
辞职本身一般不犯法,劳动者享有辞职的权利。但辞职的合法性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以下分情况说明:
第一,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解除劳动合同。按此规定程序辞职,属合法行为,不存在判刑问题。
第二,若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但这并非刑事处罚。比如,劳动者未提前通知就擅自离职,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受影响、业务中断或遭受其他经济损失,应赔偿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第三,若劳动者在辞职过程中存在窃取商业秘密等犯罪行为,则可能触犯刑法。如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被逼辞职怎么维权
员工被逼辞职,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收集证据:这是维权基础。收集能证明被迫辞职的证据,如与单位领导谈话录音、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等,以及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待遇的材料。
2.与单位协商:尝试与单位沟通,明确指出单位逼迫辞职行为违法,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给予合理补偿。沟通时注意保留记录,可采取书面形式并通过邮件或快递发送。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罚。投诉时需提供详细材料和证据,配合调查。
4.申请劳动仲裁: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欠发工资等。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
5.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可保障自身权益,让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怎么按劳动法辞职
按劳动法规定辞职,需根据不同情形操作:
-试用期内辞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方式无严格要求,口头或书面均可,但建议采用书面形式,如电子邮件、辞职信等,并保留好相关证据,证明已履行通知义务。
-非试用期辞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应明确表达辞职意愿、预计离职日期等关键信息,一式两份,一份交用人单位,一份自己留存并注明签收日期。
-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辞职: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此时,劳动者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辞职过程中,要做好工作交接,按用人单位要求办理离职手续,如归还办公用品、交接工作资料等。若用人单位侵犯自身权益,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权。
以上是关于辞职犯法吗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