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开电瓶车撞人什么责任
一、未成年开电瓶车撞人什么责任
未成年人开电瓶车撞人,责任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从民事责任看,依据《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若未成年人有自己的财产,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在行政责任方面,我国法律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若未成年人不满16周岁驾驶电瓶车,属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可能面临警告或罚款等行政处罚,处罚通常由监护人承担。
刑事责任上,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开电瓶车撞人多为过失行为,若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涉及刑事责任。但如果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且其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之,未成年人开电瓶车撞人,其监护人通常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可能面临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时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二、我未成年骑电车撞到人怎么办
未成年人骑电车撞人,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及时救助伤者。立刻查看伤者情况,如有需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避免伤者伤势加重。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和相关物品,以便后续确定事故责任。
第二,通知监护人及报警。未成年人应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监护人,让监护人到现场处理。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向交警说明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和情况,由交警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
第三,配合调查与协商。监护人要配合交警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经过。之后,按照交警认定的责任,与伤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协商。若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可签订赔偿协议并履行。
第四,若协商不成,伤者及其家属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时,监护人要积极应诉,根据法院判决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由于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赔偿责任一般由其监护人承担。所以,监护人平时要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三、未成年人骑电车撞死人怎么办
未成年人骑电车撞死人,需依据不同情况处理。
从民事赔偿角度,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可能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在刑事责任方面,若该未成年人不满16周岁,通常对交通肇事罪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存在故意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要对故意杀人罪负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若已满16周岁,达到交通肇事罪入罪标准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交警部门会对事故进行责任认定。若未成年人存在违规骑行行为,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应承担的责任比例。同时,相关部门可能会对监护人进行教育,督促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和安全教育。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开电瓶车撞人什么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