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造谣诽谤需要什么证据
一、告造谣诽谤需要什么证据
告造谣诽谤需准备多类证据:
一是证明造谣诽谤事实存在的证据。比如造谣者发布的书面材料,像信件、传单,或者网络上的帖子、评论、文章等截图,要能清晰显示诽谤内容。还有造谣者口头散布谣言的录音、录像,需保证来源合法且内容完整准确。
二是证明损害后果的证据。若因造谣诽谤导致名誉受损,可提供周围人对受害人评价降低的证人证言,证人要能详细说明听到的负面言论及传播范围。若造成了经济损失,如因谣言导致业务减少、被辞退等,需有相关合同、订单取消的文件,工资收入减少的证明等。
三是证明造谣者主观故意的证据。例如造谣者与受害人存在矛盾冲突的相关记录,聊天记录显示其有恶意诋毁的意图;或者有证据表明造谣者明知信息虚假却仍传播的材料。这些证据需依法收集、妥善保存,以支持在造谣诽谤案件中的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被人造谣说的话算证据吗
被人造谣说的话能否作为证据,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证据的关联性来看,如果这些谣言与案件争议事实存在某种逻辑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帮助,那么就具备关联性。比如在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谣言内容直接涉及对当事人名誉的损害,就有关联性。
从合法性角度,若获取这些谣言的方式是合法的,比如通过正当渠道听到、看到,不涉及非法窃听、偷拍等侵犯他人权益的手段,就满足合法性要求。
从真实性方面,要判断这些谣言是否真实存在,是否能被核实。如果能够确定谣言确实是造谣者所传播,那么就具备一定真实性。
通常情况下,被人造谣说的话可以作为证据,但证明力的大小需由法庭综合判断。法庭会结合案件其他证据,考量该谣言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紧密程度、传播范围等多方面因素,最终确定其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三、被别人背后造谣找不出证据怎么办
即使找不出直接证据,也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他人背后造谣的情况。
第一,收集间接证据。间接证据虽不能直接证明造谣事实,但多个间接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也能起到证明作用。比如,收集谣言传播后的相关后果证据,像自己社交圈子中的异样反应、工作机会受影响等;还有与谣言传播者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即便未明确提及造谣内容,但交流语境等细节或许有用。
第二,寻求证人。询问是否有其他人听到造谣者传播谣言,即便证人无法提供书面或视听证据,其证人证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辅助证明。证人的身份、与双方的关系等因素,会影响证人证言的证明力。
第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可通过书面函件或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向造谣者表明其行为已涉嫌侵犯名誉权等权益,要求其立即停止造谣、传播行为,并消除影响。若对方有良知和法律意识,可能会就此停止。
第四,提起诉讼。即便证据不足,也可尝试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可根据情况要求对方举证,若对方无法举证证明其言论真实性,将承担不利后果。同时,法院也可能依职权调查收集相关证据,以查明事实真相。
以上是关于告造谣诽谤需要什么证据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