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侵权与违约的区别
一、合同侵权与违约的区别
合同侵权与违约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产生依据不同。违约是基于合同约定,当一方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时构成违约。例如买卖合同中,卖方未按约定时间交付货物。而侵权是基于法律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构成侵权,如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侵犯商标权。
二是责任承担方式不同。违约主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责任。比如违约方可以通过补货、修理等方式补救。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范围更广。例如侵犯他人名誉权,需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
三是赔偿范围不同。违约赔偿主要是补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通常可预见。侵权赔偿除财产损失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损害赔偿,如侵害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况。
二、合同侵权应怎么处理
当遇到合同侵权问题,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是协商解决。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侵权相关事宜,如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责任承担方式等进行友好协商,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是最为高效便捷且成本较低的方式。
二是申请调解。若协商不成,可向有关调解机构申请调解。调解机构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居中协调双方立场,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
三是提起仲裁。若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当事人可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四是进行诉讼。若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侵权事实、损害后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合同侵权违约怎么赔偿的
合同中出现侵权违约情形时,赔偿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是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例如,因违约导致对方生产停滞所产生的原材料浪费等直接损失,以及预期可得利益丧失等间接损失。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是支付违约金。若合同中有约定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应按照约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一定的惩罚性,其数额通常由双方事先约定,但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
三是继续履行。在某些情况下,守约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若继续履行不违反法律规定且具有可操作性,违约方应当继续履行。
具体赔偿方式需根据合同约定、违约情形以及造成的实际损失等因素综合确定。
以上是关于合同侵权与违约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