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和劳动法冲突怎么办

2025-07-31 18:21:31 法律知识 0
  合同和劳动法冲突怎么办?合同与劳动法冲突时以劳动法为准,因其是国家强制性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合同。处理方式有:确认冲突条款;冲突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其他有效条款;双方协商变更合同;用人单位不愿协商,劳动者可依法维权。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合同和劳动法冲突怎么办

   当合同与劳动法冲突时,应以劳动法为准。劳动法属于国家强制性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其效力高于一般合同。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第一,确认冲突条款。仔细审查合同和劳动法的具体规定,明确冲突所在。比如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长超出劳动法规定的上限,这就产生了冲突。

   第二,冲突条款无效。若合同条款违反劳动法强制性规定,该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合同其他有效条款的履行。例如合同约定员工自愿放弃社保,此条款因违反劳动法而无效,但不影响合同其他关于工作内容、报酬等条款的效力。

   第三,协商变更合同。发现冲突后,双方可协商变更合同条款,使其符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重新约定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待遇等内容。

   第四,依法维权。若用人单位不愿协商或变更合同,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不签合同劳动法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不签合同,依据劳动法及相关法规,需向劳动者作出赔偿。

   其一,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未签合同期间是5个月,除去正常发放的工资,用人单位还需额外支付5000×4=20000元。

   其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主张赔偿,需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若与单位协商赔偿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要注意仲裁时效,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签了劳动合同哪些无效呢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重要工作信息,诱使劳动者签订合同,或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骗取入职,这类合同违背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不具有法律效力。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像合同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这排除了劳动者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免除了单位应承担的法定责任,此类条款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比如,某些行业存在最低薪资标准,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低于该标准,就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该合同关于工资的条款无效。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以上是关于合同和劳动法冲突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