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是否可以申请仲裁
一、建设工程合同是否可以申请仲裁
建设工程合同可以申请仲裁,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根据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建设工程合同属于合同纠纷范畴,一般情况下符合申请仲裁的基本条件。不过,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申请仲裁的关键前提,它可以是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纠纷发生前后以其他书面方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若建设工程合同中有有效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了书面仲裁协议,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当事人就可以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所以,建设工程合同在具备有效仲裁协议的情况下,能够申请仲裁来解决纠纷。
二、建设工程纠纷约定仲裁管辖有效吗
建设工程纠纷约定仲裁管辖一般是有效的。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若建设工程纠纷双方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纠纷发生前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约定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仲裁,该约定通常有效。仲裁协议需包含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以及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不过,存在一些情形会导致约定仲裁管辖无效。例如,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此外,若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且当事人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也无效。
只要建设工程纠纷的仲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该约定仲裁管辖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按约定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三、约定仲裁的纠纷法院是否可以受理
约定仲裁的纠纷,一般情况下法院不予受理,但存在特殊情形。
依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且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驳回起诉,除非仲裁协议无效。这体现了或裁或审原则,即当事人约定仲裁后,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
不过,若仲裁协议无效,法院可以受理。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
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有权继续审理。所以,约定仲裁的纠纷,法院通常不受理,但在仲裁协议无效或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时,法院可受理。
以上是关于建设工程合同是否可以申请仲裁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