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里高温费怎么发
一、劳动法里高温费怎么发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高温费的发放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不同地区的高温费标准有所差异,发放方式也有按月发放和按天发放两种。
例如,有些地区规定高温费按月发放,每月固定金额;有些地区则根据劳动者实际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计算高温费。
用人单位应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同时,高温津贴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不能用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
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发放高温费,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高温费的,将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二、劳动法签一年后怎么办
劳动合同签一年期满后,有以下几种常见处理方式:
1.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续签时,双方应在原合同到期前就新合同的条款,如工作岗位、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进行明确约定,并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
2.终止劳动关系:若双方都不想续签,劳动合同自然终止。用人单位需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事实劳动关系:如果合同到期后,劳动者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也未续签合同,那么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依法依规处理劳动合同期满后的相关事宜,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员工猝死怎么赔
员工猝死的赔偿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若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认定为工伤后,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若员工猝死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企业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能出于人道主义给予一定补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家属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里高温费怎么发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