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
一、9个月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
用人单位9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从第二个月起至第九个月,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具体计算方式为,用月工资乘以8(因为第一个月不适用双倍工资)。
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可获得的双倍工资赔偿就是5000×8 = 40000元。
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亡认定无劳动合同怎么办
在工亡认定中没有劳动合同,仍可通过以下途径认定:
1. 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即使没有劳动合同,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也可作为依据。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 申请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仲裁委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3. 申请工亡认定:拿到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裁决书后,可携带相关材料,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亡认定申请。材料一般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等。
通过以上步骤,即使没有劳动合同,也能完成工亡认定,维护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年假写了有影响吗
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入年假相关内容通常没有负面影响,反而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
从劳动者角度看,合同明确年假规定能保障自身休息休假权益。员工可清楚知晓自己依法享有的年假天数、休假方式及相关流程,当企业侵犯其年假权益时,合同条款可作为维权依据。例如企业不安排年假又不支付相应报酬,员工能凭借合同主张权利。
从企业角度讲,明确写入年假规定可规范企业管理。这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员工工作和休假,避免因年假问题引发劳动纠纷,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而且清晰的年假条款能体现企业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不过,合同中关于年假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若约定的年假天数低于法定标准,该条款无效,仍以法定标准执行。所以,在劳动合同中写入年假相关内容是有益且必要的,可使双方权利义务更加明确。
以上是关于9个月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