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起诉之后可以撤诉吗

2025-08-08 00:00:52 法律知识 0
  专利起诉之后可以撤诉吗?专利起诉后可撤诉,原告有处分权,符合规定和条件就能向法院申请。法院会审查撤诉申请,考量是否有不当情形。撤诉分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撤诉后诉讼终结,重诉要遵循规定和时效,判决后不能撤诉。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专利起诉之后可以撤诉吗

   专利起诉后可以撤诉。在专利诉讼中,原告享有处分权,有权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诉讼。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

   不过,撤诉申请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法院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例如撤诉是否出于原告真实意愿,是否存在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等。如果不存在上述不当情形,法院通常会裁定准许撤诉。

   撤诉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两种情况。申请撤诉是原告主动向法院提出撤诉请求;按撤诉处理则是在一些法定情形下,法院视为原告撤诉,比如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撤诉,诉讼程序即终结。若之后原告再就同一专利纠纷重新起诉,需遵循法律规定和相应的诉讼时效。如果是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后,则不能撤诉。

   二、专利侵权由什么部门处理

   专利侵权处理部门主要有两个。

   一是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有权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发生专利侵权时,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请求该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可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可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法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外,该部门可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二是人民法院。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证据,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三、专利权怎么确认无形资产

   专利权确认无形资产,需满足相关条件与遵循一定步骤。

   满足条件方面,首先,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即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专利权具有可辨认性,能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单独出售、转让等。其次,要满足确认条件,与该专利权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比如通过生产销售含该专利技术的产品能带来收益;同时,该专利权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像申请专利过程中的注册费、律师费等可准确核算。

   确认步骤如下:一是获取专利权,企业通过自行研发、购买、接受投资等方式取得。自行研发的,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资本化。二是初始计量,按成本入账。外购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自行研发的,按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确定。三是后续核算,对确认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还需进行减值测试,若发生减值,要计提减值准备。

   以上是关于专利起诉之后可以撤诉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