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审后还要被强制执行吗
一、发明专利预审后还要被强制执行吗
发明专利预审与是否会被强制执行并无直接必然联系。
发明专利预审是一种加快专利审查的程序,旨在提高审查效率。
若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且他人侵犯该专利权,专利权人可通过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权。若胜诉后侵权方不主动履行判决义务,专利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但如果不存在侵权行为,或者即便有专利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条件等,就不会被强制执行。总之,是否被强制执行取决于是否存在有效的侵权纠纷以及相应法律程序的结果,而非仅仅基于发明专利预审这一环节。
二、专利权终止和专利失效的区别在于
专利权终止与专利失效存在以下区别:
专利权终止是指因法定原因导致专利权失去效力。比如专利权人未按规定缴纳年费,或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等,此时专利权正常结束。
专利失效则是专利不符合有效条件而失去效力。这可能是专利申请时就存在缺陷,如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等;也可能是在后续过程中因各种问题被宣告无效,像被他人发现并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且理由成立等情况。
专利权终止是专利权人主动或因未履行义务导致权利自然结束;专利失效多是由于专利本身存在问题或被依法宣告无效而不再受法律保护。两者虽都使专利失去效力,但原因和性质有所不同。
三、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的区别和联系
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存在明显区别:
- 专利权终止是指因法定事由导致专利权失去效力。比如专利权期限届满,这是最常见的终止原因;还有专利权人未按规定缴纳年费等。
- 专利权无效则是自始不存在。是经法定程序审查,发现授予专利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如发明创造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
两者也有联系:
- 都使专利权不再有效。终止是正常结束效力,无效是被认定自始不应授予。
- 程序上都涉及到一定审查。终止可能经专利局审查年费缴纳等情况;无效需专门的无效宣告程序,由请求人提出申请,专利局审查。
- 结果都对后续使用产生影响。专利权终止后,他人可自由实施相关技术;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视为自始未取得专利权,已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或转让合同等可能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预审后还要被强制执行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