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不服是申请再审还是抗诉
一、民事二审不服是申请再审还是抗诉
民事二审不服,申请再审与抗诉都是可选择的法律救济途径,但二者存在区别,需依具体情况而定。
申请再审,是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级法院提出。通常在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法定情形下适用。申请再审需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要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抗诉,则是向检察院申请。若检察院认为生效裁判存在法定抗诉情形,如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法院调查收集,法院未调查收集等,检察院会依法提出抗诉。检察院抗诉不受申请再审期限限制,抗诉后法院需再审。
当事人应结合自身案件实际情况,考量证据、法律适用等因素,决定选择申请再审还是申请抗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开庭没有二审就结案了怎么办
若开庭后没有经过二审程序就结案,需分情况看待。
如果是一审案件,在一审开庭审理后,法庭依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或裁定,随后结案,这属于正常的一审诉讼流程。当事人若对一审裁判结果不服,在法定上诉期限内(民事、行政案件判决的上诉期一般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的上诉期为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刑事案件判决上诉期为十日,裁定为五日),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开启二审程序。
若原本预期会有二审,但因某些误解导致认为没有二审就结案,比如不清楚上诉的流程、期限,或因通知送达问题未及时得知上诉相关信息等。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尽快与原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沟通,核实情况,看是否还能通过合法途径补救上诉权利。
若确实存在程序违法,导致案件未经二审就不恰当结案,当事人可通过申诉等途径,申请再审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再审需符合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如存在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等。
三、法院一审判决后二审会维持原判吗
二审是否维持原判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从事实认定角度,若一审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准确无误,证据确实、充分,双方在二审中也未提交足以推翻原判事实认定的新证据,那么在事实层面二审维持原判具有较大可能性。
就法律适用而言,一审法院正确适用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解释准确合理,二审法院通常会认可一审的法律适用,进而维持原判。
然而,若二审期间出现新情况,比如有新的关键证据被发现,足以改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或者一审在程序上存在严重违法,影响了案件公正审判;又或者一审对法律适用明显错误,这些情况下,二审法院可能会依法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而非维持原判。总之,二审维持原判与否取决于一审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程序等方面是否正确合法,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以上是关于民事二审不服是申请再审还是抗诉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