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和赠予有什么不同吗

2025-08-18 21:01:57 法律知识 0
  遗嘱和赠予有什么不同吗?遗嘱和赠予有诸多不同。法律行为上,遗嘱是单方、赠予是双方;生效时间上,遗嘱死后生效、赠予生前多生效;意思表示方式,遗嘱要求严格、赠予较灵活;法律后果和撤销权方面也各有特点。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遗嘱和赠予有什么不同吗

   遗嘱和赠予存在诸多不同:

   1. 法律行为性质: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遗嘱人单方面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无需受遗赠人同意。赠予是双方法律行为,需赠与人与受赠人意思表示一致,达成赠予合意。

   2. 生效时间:遗嘱是死因行为,在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赠予一般是生前行为,除附条件或附期限的赠予外,赠予合同成立并生效后,赠予行为即发生效力。

   3. 意思表示方式:遗嘱需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对形式要求严格。赠予的意思表示方式较灵活,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均可。

   4. 法律后果:遗嘱处分的是遗嘱人死后的遗产,遗嘱生效后,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取得遗产所有权。赠予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即时取得财产所有权。

   5. 撤销权:遗嘱人在生前可随时变更、撤销遗嘱。赠予在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一般可撤销赠予,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予合同或经过公证的赠予合同除外。

   二、遗嘱和赠予怎么有效衔接

   遗嘱和赠予要有效衔接,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明确各自适用场景。赠予适用于赠与人在世时将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而遗嘱是遗嘱人对其死亡后的财产进行处分安排。

   办理赠予手续。若要在生前赠予部分财产,需签订书面赠予合同,根据财产性质办理相关过户登记等手续。比如房产赠予,要及时办理产权变更,避免后续纠纷。

   遗嘱合理补充。赠予完成后,遗嘱对剩余财产进行处分。遗嘱需符合法定形式,如自书遗嘱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等。确保遗嘱内容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考虑税务影响。赠予和遗嘱继承在税务方面规定不同,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合理规划,以降低税务成本。

   保留相关证据。无论是赠予的合同、交付凭证,还是遗嘱的原件、见证材料等,都要妥善保存,以便在需要时证明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确保遗嘱和赠予有效衔接,保障财产分配按当事人意愿进行。

   三、遗嘱见证人必须是律师吗

   遗嘱见证人并非必须是律师。根据法律规定,只要符合相应条件的人都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

   遗嘱见证人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对见证事项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二是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无利害关系,以免影响见证的公正性。

   常见可作为遗嘱见证人的包括:邻居、朋友等普通公民,只要他们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可。律师只是其中一类合适的人选,因为律师具备专业法律知识,能更规范地见证遗嘱订立过程,减少遗嘱因形式或内容问题被认定无效的风险。

   然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所以,遗嘱见证人不一定是律师,符合条件的其他人也能担任。

   以上是关于遗嘱和赠予有什么不同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