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彭云亮守护楼宇经济安全
巧解纠纷,他是居民信赖的“和事佬”
“调解要讲理、讲法、讲案例,更要换位思考和足够的耐心。”这是彭云亮深耕社区警务15年总结出的“调解经”。寺后皇社区情况复杂,住宅小区与写字楼、商超、商铺交错,邻里、噪音、停车、消费等纠纷频发,每当群众带着难题找到彭云亮,他总能耐心倾听,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症结。
辖区某小区的窄路上,因两辆三轮车交会互不相让,殃及了一着急接孩子的车主,从而引发了三方争执,随后,几十人围观更导致交通堵塞。巡逻至此的彭云亮迅速上前将三人分开,逐一安抚沟通,仅用10多分钟就化解矛盾、恢复交通。“调解没有捷径,就是多跑腿、多动嘴、多用情。”凭借这份执着,他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成为辖区居民最信赖的“和事佬”。
数字赋能,打通服务群众的“快车道”
为精准掌握社区情况,彭云亮早年创新“一户一档”工作法,为居民建立专属档案;如今,他又开通“家庭警察”企业微信号,让警务服务从“线下跑”升级为“线上办”,居民可随时在线咨询、预约调解,效率大幅提升。“以前有事得打110,现在微信问一句,彭警官24小时在线答疑,太方便了!”辖区某商场负责人的话,道出了群众的真切感受。
今年5月底,辖区一家服装店因衣服质量问题引发消费纠纷,彭云亮通过“家庭警察”微信号快速介入调解,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既维护了顾客权益,也为商户省去了麻烦。面对群众可能遭遇的诈骗风险,彭云亮更是“秒响应”:辖区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一位老人执意给陌生账户汇款,怀疑是“投资返利”诈骗,于是拍下操作界面发给彭云亮。正在附近巡逻的他,3分钟便赶到了现场,结合案例耐心劝说,成功阻止了老人转账,避免其财产损失。
立体防诈,守护企业“钱袋子”
寺后皇社区拥有600余家互联网企业,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暗藏其中。对此,彭云亮创新打造“高效精准预警拦截、分层分类精准宣传、紧密协同多方协作”的立体化防诈体系,为企业资金安全筑起“防火墙”。
2024年1月,辖区某企业财务王女士遭遇冒充领导类诈骗,被要求转账220万元到指定账户。接到预警指令后,彭云亮立即联系王女士核实情况,同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企业财务室,及时按下转账“暂停键”。“再晚5分钟,220万可能就没了!”事后,王女士仍心有余悸。
为进一步提升反诈宣传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彭云亮建立96个财务预警微信群,按企业主、财务、员工的岗位特点,分层推送最新案例和防范知识,并实时在线解答疑问;坚持每月开展10余场入企反诈讲座;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快速查询、止付、冻结机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反诈宣传。在这套立体化防诈体系的有力保障下,社区近两年涉企电诈发案数、案损数,企业主、财务人员被骗发案数、案损数同比均实现大幅度“双下降”。今年以来,已处置预警劝阻指令330余次,辖区企业涉电信网络诈骗实现“零”发案。
从军营的坚毅到警营的担当,从传统警务的“脚步丈量”到数字时代的“智慧赋能”,彭云亮用18年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社区民警的使命。他以匠心铸盾,成为楼宇经济的“安全卫士”,在守护社区平安、服务群众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