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吉州区法院高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

2025-09-10 16:08:33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勇 □肖春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法院长塘人民法庭调解室里,50多岁的黄某紧紧地握着办案法官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黄某在工地做工时因脚下方料突然断裂致其摔倒,被钢筋扎入体内贯穿直肠,因工致残九级,却因赔偿问题与用工单位协商屡屡碰壁。在长塘法庭办案团队的努力下,目前以调解的方式结束了他一年多来的维权困境。

  这仅是长塘法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调解为民的一个掠影。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吉州区法院在长塘法庭设立劳动争议专业审判团队,积极探索高效解纷新路径,自2024年10月以来,已成功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78件,为劳动者追回薪资360万余元,为11名劳动者解决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在劳动者与企业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演绎着一幕幕新时代担当作为的解纷故事,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聚焦速裁快审,打造解纷“快车道”

  面对劳动争议案件事关劳动者切身利益、亟待高效解决的特点,吉州区法院大力推进速裁工作机制,通过对案件进行科学分流,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优先适用简易程序,简化庭审流程,缩短审理周期。同时,充分利用电子送达、在线调解、网上开庭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宁愿自己多跑路,也要让群众少跑腿,显著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确保劳动争议纠纷的及时妥善化解。

  践行“枫桥经验”,推动矛盾源头化解

  吉州区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团队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速裁调解快审快结的工作优势,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引入“裁审联调”机制,先行协同化解矛盾。针对劳动争议案件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主动前移司法服务,与区劳动仲裁委建立常态化对接,通过“裁审联调”方式,由法官和仲裁员分别对劳动者和用工单位进行“面对面”和“背对背”的调解,释法明理之后旨在打开双方的心结,协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让大多数简单的矛盾纠纷不再进入诉讼通道。自组建劳动争议审判团队以来,通过“裁审联调”协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156人次,为劳动争议化解按下“快进键”和“完结键”。

  注重庭中精细调解,延伸判后回访督促。庭审中,法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精准归纳争议焦点,从法、理、情多角度进行释明和疏导,寻找利益平衡点,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办案法官适时进行回访,督促协议履行,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再起。这使得法庭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大量案件以调解方式当庭平稳结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24年10月以来,吉州区法院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78件,调撤176件,调撤率63%。

  注重实质解纷,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注重实地调查,树牢“案件到我为止”的理念。吉州区法院劳动争议审理团队在办案过程中树牢一次性解纷理念,坚决摒弃坐堂办案、机械办案,每起案件都深入一线尽职调查。进社区、进乡村、进工地,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勘验,一趟又一趟的实地调查,让群众心服口服。

  始终坚持以“实质性地化解矛盾”为工作导向,超越就案办案的思维,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对于涉及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社保缴纳等关乎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益的案件,不仅追求法律文书上的明确,更关注裁决或调解结果的实际执行可能性。通过加强与劳动监察等部门的协作,确保劳动者胜诉权益能够及时兑现,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深化普法宣传。通过公开庭审、巡回审判、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职业学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管理,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参与多元共治,常态化、多形式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精准把握涉困症结,积极探索适合企业需求的“法院+总工会”多元解纷模式,努力将企业劳动争议等各类型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减轻企业诉累,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共同研讨劳动争议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化解劳动争议的强大合力,提升了区域劳动关系治理效能。

  吉州区法院长塘法庭通过上述多元化、全方位的司法实践,不仅高效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纠纷,维护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更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展现了司法的作为与担当,成为践行司法为民、服务发展大局的生动典范。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