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司法局管帮并举助社矫对象重拾信心
金普新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始终坚持以“监督管理与帮扶教育并重”为工作原则,着力推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其中,就业帮扶是帮助矫正对象重建生活信心、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一环。为了让更多的矫正对象实现就业,金普新区司法局依托辖区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已建立5处安置帮教基地,最大限度为生活困难的安置帮教对象提供培训和就业途径,为矫正对象搭建回归社会的桥梁。
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矫正科高度重视矫正对象的就业需求,尤其关注年龄偏大、技能缺乏、家庭困难等重点人群。以金普新区三十里堡街道的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为例,他曾因盗窃罪被判处缓刑,年事已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多次求职未果。加之妻子常年患病、医药负担沉重,生活陷入困境,心理压力巨大。
得知情况后,矫正科、三十里堡司法所立即启动两级联动帮教机制,组织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和社区干部组成矫正小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同时,积极协调社区矫正就业基地,最终成功为王某联系到一份适合其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的岗位,切实解决了他的基本生活问题,帮他重拾生活信心。
王某的转变,正是推行“一人一策、管帮并行”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通过摸排调研、建档立卡、动态跟踪等方式,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就业意向和困难,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和就业安置。在社矫科和三十里堡司法所的共同推进下,仅三十里堡街道就有2家企业正式挂牌成立“社区矫正就业基地”,可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现已成功帮助5名社区矫正对象实现稳定就业,取得了“帮扶一人、温暖一家、稳定一片”的实际效果。
法律的尺度定义边界,而司法的温度诠释包容。金普新区司法局的这份“帮扶答卷”,不仅写就了一个个重获新生的故事,更诠释了法治社会最动人的底色——惩戒不是终点,救赎才是归途。在这里,每一份工作机会都是一盏灯,照亮迷途者的脚步;每一次伸手相助都是一座桥,连接失范与回归的彼岸。当矫正对象挺直脊梁走向新生活时,他们不仅找回了尊严,更成为法治进步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