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法院特邀调解员助力化解工程欠款纠纷

2025-06-18 00:00:00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张勇 □龙文涛 易铭)近日,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人民法院工业园区法庭运用“特邀调解+”工作机制,妥善化解一起标的达1000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合作伙伴对簿公堂,究竟孰是孰非

  2022年起,甲公司将多个改造、新制项目交由乙公司施工安装,合同中就工程预决算、付款方式、施工方式、竣工验收以及施工过程中各方的具体分工进行了明确规定,工程总价款为6000万余元。此后,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施工义务,甲公司依照合同约定根据工程进度履行了阶段给付义务。

  项目全部完工并经竣工验收交付后,针对合同所涉工程价款,甲公司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工程造价审核,且经由两公司对账确认。甲公司支付了5000余万元后,余款经乙公司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乙公司将甲公司诉至法院。

  双方诉苦各说其词,纠纷如何化解

  接收案件后,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为民营企业,此案又是诉讼标的巨大的建设工程纠纷。为妥善化解该纠纷,工业园区法庭邀请园区管委会、法律服务所等具有丰富涉企纠纷调处经验的特邀调解组织共同参与调解。

  一进入调解,场面便有些焦灼。“我方按照合同约定施工,工程已经竣工了,验收也合格了,你们为什么一直拖欠剩余的工程款?”原告再次表明诉求。 “我们不是不给,公司也在开会讨论还款事宜,还要给员工发工资,一次性付清比较困难。”被告代表深表无奈。

  经过多轮“背对背”释法析理与“面对面”沟通协商,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后,结合双方的经营困难和资金周转等实际情况,法官认为如果简单“一判了之”,可能会使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导致双方矛盾激化。为了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切实减轻双方诉累,法官基于原、被告利益出发,再次组织双方进行协商调解。

  分工劝导促成和解,调停矛盾巧破局

  “原告,剩余工程款没有拿到,你肯定着急,我理解你的心情。现在咱们调解的目的就是求同存异,解决当前问题,同时给以后的合作争取机会。”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法律服务所代表说道。

  看到原告方若有所思,承办法官及时提出可行思路:“既然你们双方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度、质量等问题都没有意见,剩余的工程款确实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被告没有付清是有原因的,我建议大家可以暂缓对立情绪,坐下来好好商量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承办法官耐心释法引导、说法理,为被告理清利害关系,同时向被告说明拒不支付工程款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园区管委会代表则向被告摆事实、讲事理:“诚信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使周转困难,也要积极清偿拖欠的工程款。”最后趁热打铁劝解道:“正所谓‘和气生财’,两位都是办企业做实事的,遇到点难处很正常,多理解多沟通总是能找到出路。”

  经过多次疏导、反复沟通后,最终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对案涉剩余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签署调解协议,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成功化解了这笔千万元工程欠款困境。

  调解结束后,承办法官再次提醒被告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履行给付义务。目前,被告已按约履行首期款项。

  涉企工程引发的法律纠纷往往情况复杂,需要从多方面深层次分析成因对症下药。工业园区法庭构建“‘背对背’释法析理+‘面对面’协商方案+靶向化解分歧”的分层解纷模式,通过“特邀调解+”机制,邀请特邀调解组织从行业发展视角为矛盾双方提供专业化参考意见,与法官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力的格局。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