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创新法学会参与基层治理模式

2025-07-11 16:06:47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庄静 通讯员张鹏飞)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法学会立足职责定位,创新思路方法,以法律咨询专家和法学法律人才为主体,搭建“两库一室四中心”组织架构,不断探索法律服务专业化、矛盾调处多元化、法治宣传常态化等模式,助力提升法学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质效。

  “两库”强基固本

  专家人才队伍建设既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组建一支政治成色足、社会责任感强、法律专业技能突出的专家人才团队,陈仓区法学会统筹全区法治人才资源,坚持优中选优,严把聘任关口,组建了法学咨询专家库,精准划分社会治理、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环保执法、民商事、刑事等6类专家组,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法治理、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涉稳事项处置提供法律意见建议100余条,牵头调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0余件,真正发挥了法律咨询专家“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同时,陈仓区法学会按照“专业对口、精准对位”的原则,吸纳全区具有法学法律专业履历的干部职工90余人,组建了法学法律人才库,科学划分法学研究、法律实务、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4类人才组,为人社、住建、卫健、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提供法律意见建议46条,参与化解镇街、村社区矛盾纠纷125件,以基层治理实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室”精准赋能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陈仓区法学会聚焦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专精结合、人才聚合”,整合资源力量,先后为相关部门拟出台的文件、拟签订的合同以及重大行政决策、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意见50余条,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一招。

  同时,为了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建立了定期交流、同堂培训、互督互评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法官、检察官开展集中学习、案例研讨等活动,推动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良性互动。

  “四中心”提质增效

  积极为党委政府提供专业意见,有效提高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是法学专家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陈仓区法学会因地制宜设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心,借助“两库一室”专业力量对重大敏感案件办理、突出涉稳问题解决、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化解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且可能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事项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意见作为核定风险评估的第一手资料,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同时,陈仓区法学会针对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处置难、化解慢”等问题,设立了涉法涉诉事项服务中心,与区委政法委形成“一套人马、资源共享、职能互补”工作机制,对重大涉稳案事件和涉法涉诉事项处置、化解工作开展研讨交流、提出意见,一体推进案件评查、执法监督、调处化解、终结确认等措施落地落实,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陈仓区法学会针对辖区企业的法治需求,设立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定期选派“两库一室”政法干警、律师团队“进园区、进企业”,面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涉企民商事调解等法治服务,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陈仓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陈仓区法学会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实际,设立了法学理论法律事务研究中心,分为法院、检察、司法、教体、卫健、生态环境等6个行政部门调研联系点,围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政法实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命题调研、专题调研,形成理论成果35篇,转化应用3篇,为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