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城区人大创新九法推进基层民主实践

2025-07-15 16:07:56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傅潇潇 □胡思源 通讯员徐峰 商浚哲)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基层人大特色创新工作,通过深化完善基层人大“一镇(街)一特色”培育机制,探索形成人大工作创新“九法”,有效激发基层人大工作创新活力,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贯上对标、融下破难、特色植入”确保方向不偏

  在基层人大特色创新方向的把握上,越城区人大积极引导镇街人大探索运用“贯上对标、融下破难、特色植入”法,有效确保基层人大特色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贯上对标”法主要为对标上级要求,找准基层人大服务中心大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创新性抓好贯彻落实。如聚焦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等上级要求,探索培育“三位一体”精准助力浙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人大·企业心连心”、工业社区联络站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等创新做法。

  聚焦基层现实需求,越城区人大通过“融下破难”法,积极破解基层群众、人大代表的急难愁盼问题。如针对基层人大代表网上履职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完善“代表直播议事”工作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破解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代表履职新模式。

  依托本地资源禀赋,越城区人大运用植物嫁接原理,采用“特色植入”法,将人大创新元素植入原有特色创新项目中,增强特色创新项目的辨识度和引领性。如结合越城区“契约化共建”发源地的优势,谋划实施“联络站点+契约共建”、协同打造城市版“枫桥经验”的创新做法,积极探索基层人大助力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

  “延伸站点、扩码集智、应用集成”确保力度不减

  在基层人大特色创新工作培育过程中,越城区人大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引导镇街人大综合运用“延伸站点、扩码集智、应用集成”法,持之以恒推进基层人大特色创新。

  越城区人大坚持“简单方便、实用管用”原则,大力实施“延伸站点”法,积极拓展延伸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双岗建功”和“两去两回”主题活动。如先后在集成电路产业园、共富邮路基地等延伸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探索实施产业链上建联络站、“共富议事厅”等创新做法。

  同时,在人流、信息流密集的点位,越城区人大积极实施“扩码集智”法,探索设置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二维码,积极扩大亮码范围,进一步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人大代表与企业群众的“全天候联系、零距离沟通”。

  “我们还实施了‘应用集成’法,主要目的是为加强对省、市、区人大数字化应用的综合集成和推广使用,为基层人大代表高效履职服务提供重要支撑。”越城区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区人大迭代升级“智慧履职”系统,贯通融合省、市、区数字人大系统,集成融合各级人大网站端口。

  “常态问诊、闭环处置、协同跟踪”确保质效不降

  在深化基层人大特色创新工作培育过程中,越城区人大始终把实战实效、群众满意作为培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运用“常态问诊、闭环处置、协同跟踪”法,不断提升基层人大特色创新工作质效。

  在“常态问诊”法探索实践中,越城区人大采取“菜单点题式”局长·代表面对面等方式,常态化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问诊议事”和意见征集活动,推动代表进基层、进村社、进企业、进项目。截至目前,越城区基层人大代表共走访中小企业和村社、小区600余家(个),收集线上线下征集建议意见1000余条。

  越城区人大还采用“闭环处置”法,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督促完善线上线下征集建议的“闭环处置”机制,对涉及营商环境和基层治理方面征集的建议意见,分类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调处,对涉及面上前瞻性的建议意见,统一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的重要参考。此外,“协同跟踪”法综合运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评议问询等手段,强化对镇街人大征集到的重点建议展开“跟踪督办”。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