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区法学专家联动化解工伤纠纷

2025-08-14 16:06:17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黎志飞 通讯员程怡秦)近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综治中心联合区法学会、司法局、人社局等多部门,依托“法学咨询专家+职能部门+镇街力量”的联动调解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建筑工地工伤赔偿纠纷。此次调解中,法学咨询专家提供的专业法律意见为纠纷化解提供了关键支撑,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彰显了法治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意外降临,工伤赔偿起纷争

  今年2月19日,四川遂宁籍务工人员周某在自流井区某建筑有限公司项目工地作业时,被堆放的施工材料砸伤右手大拇指,造成骨折。建筑公司虽及时送医救治,使周某伤情得到治愈,但后续赔偿问题引发激烈争议。

  周某提出,建筑公司应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直接损失以及因伤残导致务工能力下降的间接损失,总计索赔7万元,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待遇等项目。然而,双方多次协商均因赔偿金额分歧陷入僵局,矛盾不断升级。无奈之下,周某向区综治中心递交调解申请。

  专家介入,法理交融寻突破

  接到申请后,自流井区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多元化解机制,特别邀请区法学会组织法学咨询专家参与调解。由综治中心牵头,法学咨询专家、司法局调解员、人社局工伤认定专员及街道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调解小组,通过“法律解读+情感疏导+利益平衡”三步法推进纠纷化解。

  法学咨询专家首先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逐项分析周某主张的赔偿项目:明确医疗费、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属于法定必赔范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需以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为前提;同时指出,间接损失索赔需符合法定情形,引导周某结合实际伤残等级调整诉求。

  针对建筑公司,专家从法律责任角度释明:用人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负有管理义务,未妥善堆放材料导致事故,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则需全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专家还结合类似判例,分析诉讼可能带来的时间成本和信誉影响,促使企业正视责任。

  多轮沟通中,调解小组既用法律条文厘清责任边界,又通过镇街工作人员安抚双方情绪。法学咨询专家的专业解读让周某认识到诉求需符合法定标准,建筑公司也明确了法律底线,双方态度逐步缓和。

  达成协议,工伤纠纷终化解

  今年4月,在联合调解小组的推动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建筑公司与周某解除劳动关系,在结清医疗费的基础上,一次性支付赔偿款6.2万元。该结果既涵盖了周某的合理损失,也符合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双方均表示满意。

  此次矛盾纠纷化解是“法学咨询专家下沉基层”机制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自流井区法学会将继续组织专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通过专业法律服务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定器”。区综治中心也将深化多部门联动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法治防线。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