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的规定是什么

2025-08-24 19:22:26 法律知识 0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的规定是什么?《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生效判决、裁定认为有误,可向上一级法院或特定情况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要提交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法院三个月内审查,再审案件另行组合议庭,期间一般不停止执行,各级法院院长等也有权启动再审。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的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的规定主要如下: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

   再审申请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

   再审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再审期间,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二、民事案件再审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

   民事案件再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而言,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下,该期限会有所不同。例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另外,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当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若在规定的再审申请期限内,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三、行政诉讼高院驳回再审后还能再告吗

   行政诉讼经高院驳回再审申请后,通常情况下不能再以相同事实和理由就该行政行为重复起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等法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高院驳回再审意味着该案件在再审审查程序中已被认定不符合再审条件。

   若此时再行起诉,法院可能基于“一事不再理”原则不予受理。“一事不再理”旨在维护司法裁判的既判力和稳定性,避免当事人就同一争议反复缠讼,浪费司法资源。但如果后续出现了新的事实或证据,能够证明原行政行为存在违法等新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尝试通过合法途径,如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等方式,寻求救济。

   以上是关于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