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遗产继承分配比例怎么算
一、财产遗产继承分配比例怎么算
财产遗产继承分配比例需根据不同继承方式确定。
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比如被继承人有三个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若无特殊情况,三人应平均分配遗产。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遗嘱继承则按照遗嘱指定的分配比例来执行。若遗嘱明确将遗产的一定比例分配给某继承人,就按此比例继承。
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履行了扶养义务后,依协议获得约定的遗产。比如协议约定扶养人可获得被扶养人七成遗产,那么扶养人就能按此比例继承。
二、承包地被征收补偿款如何继承
承包地被征收补偿款继承需区分不同情况。
家庭承包方式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农户家庭,而非个人。若承包农户家庭部分成员死亡,由于户还在,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若该户成员全部死亡,土地承包经营权归于消灭,其承包地被征收的补偿款不属于被继承人遗产。但在征收时,该户成员中有人在补偿款发放前去世,其应得补偿款份额可作为遗产继承。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其他方式承包(如招标、拍卖等),承包人死亡,其应得承包收益可继承,承包地被征收补偿款中属于承包人应得收益部分,按上述继承规则进行继承。其继承人还可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若继续承包,后续征收补偿款也由继承人享有。
三、城市居民能继承农村自留地吗
城市居民不能继承农村自留地。
农村自留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并非个人财产,而继承针对的是个人合法财产,所以自留地本身不存在继承问题。不过,自留地上的收益,像农作物等,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城市居民作为继承人可以继承这些收益。
若自留地上建有房屋,依据“房地一体”原则,城市居民可以通过继承房屋从而获得房屋所占宅基地及附属自留地的使用权。但需注意,城市居民继承房屋后,不能对房屋进行翻建、重建等,待房屋自然坍塌失去使用价值后,村集体有权收回宅基地和自留地。
所以,城市居民虽不能继承农村自留地本身,却可在特定情况下基于继承房屋获得相关使用权,还能继承自留地上的合法收益。
以上是关于财产遗产继承分配比例怎么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