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多久内要签劳动合同

2025-08-30 03:42:24 法律知识 0
  入职多久内要签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自用工起一个月内签书面合同。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需付双倍工资;满一年未签,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可先协商,不成则收集证据维权。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入职多久内要签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这一个月的时间是法律给予用人单位的合理签约期。若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先与单位协商,要求其及时签订。协商不成,可以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合同最低工资怎么签

   签订包含最低工资的劳动合同,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一定步骤。

   首先,明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可通过当地政府官方网站、人社部门发布的文件获取。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得低于该标准,否则违法。

   其次,在合同中清晰表述工资条款。应写明工资构成,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明确最低工资具体金额。例如,明确“乙方(劳动者)的月最低工资为[具体金额]元”。

   再者,注明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间。支付方式常见为银行转账,支付时间要明确,如每月几号支付。可表述为“甲方(用人单位)每月[具体日期]以银行转账形式支付乙方工资”。

   另外,要考虑正常工作时间。最低工资是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应得报酬。若涉及加班、特殊工作环境等,应明确相应工资计算方式。

   最后,双方签订合同前仔细审查。劳动者确保合同工资条款符合自身利益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也应规范操作,避免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后,双方各执一份。

   三、劳务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区别:

   1. 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合同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 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其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务合同主要受民事法律调整,遵循意思自治、等价有偿原则。

   3. 纠纷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纠纷发生后,需先到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而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经过仲裁程序。

   4. 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可能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劳务合同中,一般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存在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5. 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的条款及内容,国家常以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规定,如工作时间等。劳务合同受国家干预程度低,合同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

   以上是关于入职多久内要签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