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合同
一、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认定中,劳动合同是关键证据。它直接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劳动关系存在的书面证明。
一般情况下,有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即可认定。劳动合同应具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条款。
若没有劳动合同,可通过其他材料认定劳动关系。一是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银行转账流水、工资条,能证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事实。二是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证件显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隶属关系。三是考勤记录,能反映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出勤情况,证明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四是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其他员工可以证明该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事实。
认定劳动关系时,应综合多方面证据,全面判断。即便没有劳动合同,只要能形成完整证据链,也可认定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没有合同算劳动关系吗
没有合同也可能存在劳动关系。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关键看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即便没有书面合同,若能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证据,也可认定劳动关系。
因此,无合同不必然否定劳动关系,可通过实质要件和相关证据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三、劳动合同不签如何补偿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需承担相应补偿责任。具体补偿情况如下:
- 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规定旨在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例如,劳动者入职两个月未签合同,第二个月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
- 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情形,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补偿,需注意仲裁时效。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权益,申请时要提供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以上是关于劳动关系认定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