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侵权行为判断标准有哪些
一、著作侵权行为判断标准有哪些
著作侵权行为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行为具有违法性。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实施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行为,如复制、发行、表演等,即构成违法。
二是存在损害事实。包括对著作权人财产权或人身权造成实际损害,如导致著作权人经济利益受损,或歪曲、篡改作品损害其声誉等。
三是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
四是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明知侵权仍为之,过失是应当预见而未预见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
判断著作侵权需综合考量这些标准,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认定构成著作侵权行为。
二、软件著作权转让费用由谁承担
软件著作权转让费用的承担主体由转让双方协商确定。
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受让方承担:受让方希望获得软件著作权,愿意支付相应费用,包括转让价款及可能涉及的登记费等相关费用。
2. 转让方承担:转让方可能出于战略调整等原因,愿意自行承担转让过程中的费用,以促成转让。
3. 双方分担:根据协商,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担费用,比如转让价款由受让方支付,登记等手续费用由转让方承担一部分。
协商时需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承担方式,避免后续产生纠纷。费用承担的约定应在转让合同中清晰写明,以保障双方权益,确保软件著作权转让顺利进行。
三、著作权发表权保护期限为几年
著作权中的发表权保护期限如下:
1. 对于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2.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以上是关于著作侵权行为判断标准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