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内容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法内容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主要围绕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作出规定。
在订立方面,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了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还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情形进行了规定,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
履行和变更上,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各自义务。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需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解除和终止方面,分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受到诸多限制,如经济性裁员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同时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
此外,劳动合同法还对集体合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特殊用工形式作出规范,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合同补偿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补偿工资标准根据不同情形确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此外,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需注意,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三、劳动合同补偿金新标准
劳动合同补偿金新标准依据《劳动合同法》确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过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此外,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以及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条件续订,劳动者不同意除外)等情况,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内容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