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一、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符合法定年龄等条件;劳务合同主体较为广泛,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2.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具有隶属性,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务合同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受民法调整,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存在隶属关系。
3. 待遇: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享有工资、奖金、福利等报酬,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社会保险等待遇;劳务合同报酬由双方协商确定,支付方式和时间灵活,一般无社会保险等福利。
4. 保障: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律法规保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情形并支付经济补偿;劳务合同违约救济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和民法规定。
5. 争议解决:劳动合同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争议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二、没毕业可以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没毕业是否能签劳动合同及合同是否有效,需分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没毕业但符合以下条件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
其一,已年满十六周岁。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满足此年龄要求,是具备一定劳动主体资格的。
其二,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部分大学生虽未毕业,但已能通过工作获得稳定收入维持生活,这类大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不过,若大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所签协议通常不属于劳动合同。比如利用寒暑假打工,一般与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签的是劳务协议而非劳动合同。
所以,没毕业签的劳动合同,若符合劳动主体资格等条件则有效;若只是短期兼职、勤工俭学,所签合同可能不属于劳动合同范畴。
三、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辞职。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未签劳动合同本身就违反法律规定。
对于辞职,若处于试用期,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关系;若已过试用期,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这一规定同样适用。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主张相应的赔偿。在辞职时,劳动者应注意保留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便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与用人单位就辞职或赔偿事宜无法协商一致,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