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哪里
一、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哪里
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雇佣合同主体双方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主体类型较为广泛;劳动合同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主体具有特定性。
2. 法律性质:雇佣合同属于民事合同,受民法调整,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合同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比如对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有强制性规定。
3. 权利义务:雇佣合同中,雇主与受雇人之间主要是经济上的给付关系,受雇人按约定提供劳务,雇主支付报酬;劳动合同中,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享有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权利,用人单位有义务保障劳动者这些权益。
4. 风险承担:雇佣合同履行中,受雇人在工作中致他人损害或自身受到伤害,一般按双方过错分担责任;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通常认定为工伤,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5. 国家干预程度:雇佣合同国家干预程度低,合同条款自由度大;劳动合同国家干预力度大,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能赢吗
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也可能赢。劳动仲裁主要审查的是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便没有劳动合同,若能提供其他有效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诉求,仍有胜诉机会。
可以提供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银行转账流水;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如打卡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若用人单位招聘时的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也能获取,同样可作为证据。
不过,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举证相对困难。比如在主张双倍工资差额时,要证明入职时间、工资标准等关键信息。若证据不充分,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仲裁请求可能不被支持。所以,劳动者平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与工作相关的各类证据,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没有劳动合同人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没有劳动合同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具体步骤如下:
1. 收集证据: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其他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 准备仲裁申请书: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 提交申请: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通常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4. 后续流程: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开庭时,当事人需举证、质证和辩论,最终由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以上是关于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哪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