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医疗事故找谁处理
一、出现医疗事故找谁处理
出现医疗事故后,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 与医疗机构协商:直接与发生事故的医疗机构沟通,要求其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双方可就赔偿等事宜进行协商。
2.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若医患双方对事故存在争议,可共同书面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鉴定结论是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
3. 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其介入处理,对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监管。
4. 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医疗机构,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在诉讼过程中,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医疗事故的发生及造成的损害后果。
总之,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哪些情况属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以下情况属于医疗事故:
1. 诊断失误:如将常见疾病误诊为罕见病,延误治疗时机。
2. 治疗错误:手术部位错误、用药错误等直接导致患者身体损害。
3. 护理不当:如未按规范护理导致患者压疮、感染等。
4. 医疗设备故障:因设备问题影响诊断或治疗效果,造成患者伤害。
5. 违反告知义务:未充分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风险等,侵害患者知情权。
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需经专门鉴定,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及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
三、医疗事故怎么和医院闹
发生医疗事故后,不建议采取“闹”的方式解决。这不仅不利于问题妥善处理,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后果。
正确做法如下:
1. 及时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这是重要证据。
2. 与医院积极沟通,理性表达诉求,了解医院对此事的态度和初步处理方案。
3. 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事故责任程度。
4. 若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由其调解。
5. 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医院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等。整个过程应保持冷静,依法依规维权,避免情绪化的“闹”,以免影响自身权益的实现。
以上是关于出现医疗事故找谁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