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摊面积和公摊面积有什么区别
一、分摊面积和公摊面积有什么区别
分摊面积和公摊面积本质上是同一概念,均指整栋建筑物的产权人共同拥有的整栋建筑物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它们都是为了合理计算每个业主在建筑物公共部分所应承担的面积份额。在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等过程中,会将这部分公共面积按照一定规则分摊到各个业主的房屋面积中。
具体来说,公摊面积或分摊面积涵盖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计算方式通常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等因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虽然叫法不同,但在实际的法律和房产领域应用中,两者所代表的含义和涉及的计算、权益归属等方面并无实质差异,都是用于界定业主对公共部分面积的合理使用和承担范围。
二、公摊面积包含什么地方
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具体包含以下地方: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这些是保障整栋楼正常使用和运行的必要公共空间。
2.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这部分面积是建筑物结构和维护所需,需由全体业主分摊。
3.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比如物业管理用房等,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而设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等)的公摊面积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在实际计算和界定公摊面积时,应以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为准。同时,准确的公摊面积计算还需结合具体的建筑设计和测量规范。
三、取消公摊的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国并没有城市全面取消公摊。公摊面积是指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
虽然没有城市完全取消公摊,但在一些政策和行业讨论中有所涉及。比如重庆,其在商品房销售中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并非以建筑面积(包含公摊)计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公摊带来的问题。不过这并非完全取消公摊,只是计价方式不同,房屋实际仍存在公摊部分。
公摊面积涉及众多利益和复杂情况,包括建筑设计规范、产权界定、市场习惯等。全面取消公摊可能需要对现有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市场交易规则等进行重大调整,目前我国还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阶段,尚未有城市实现完全取消公摊。
以上是关于分摊面积和公摊面积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