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二审判决没结果怎么办
一、法院二审判决没结果怎么办
若法院二审判决长时间没有结果,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是可能处于正常审理期限内。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是三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在此期间,需耐心等待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二是若超过了法定审理期限仍无结果,当事人有权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可以向二审法院的监察部门或者上级法院反映,要求其对案件审理进度进行监督和督促,确保司法程序的正常推进。
三是若存在法官故意拖延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掌握相关证据后,可依法向有关纪律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另外,当事人也可与案件的承办法官或书记员进行适当沟通,了解案件进展情况,但应注意沟通方式和时机,避免影响司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法院二审判决后要多久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法院二审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的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二审判决为当庭宣判的情况。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判决书送达后,若当事人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内未自觉履行义务,履行期届满后,胜诉方即可在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是二审判决为定期宣判的情况。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样,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可在两年内申请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两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总之,二审判决生效且履行期届满后,符合条件即可申请进入执行程序。
三、法院二审判决后多久内执行有效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关于执行的时间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申请执行的期间。一般情况下,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是执行立案时间。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执行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予以立案。立案后,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申请执行有期间限制,但如果存在法定的中止、中断事由,申请执行期间会相应变动。当事人应及时关注自身权益,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执行,以确保判决得以有效执行。
以上是关于法院二审判决没结果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