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赃物罪量刑标准
一、转移赃物罪量刑标准
转移赃物罪,现称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其量刑标准主要如下:
其一,一般情形。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其二,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等多种情况。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三,单位犯罪的情形。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量刑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从而确定最终的刑罚。
二、转移赃物怎么量刑
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刑法》中关于窝藏和转移以及收购和销售赃物罪的部分条款已作出修订,更名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明确规定,对于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掩饰、隐瞒这一行为,将面临以下两种刑罚选择:首先,对情节较轻者,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处以罚金;其次,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将被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金。
三、转移赃物是怎么量刑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应对扣押、冻结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务及由此生的孳息进行妥善保管,以便于日后的核实查证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挪用或者自行处置这些财物。
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在适当的时间内予以归还。
对于那些属于违禁品或者不适合长期保存的物品,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生效的裁决主要涵盖了两大类情况:首先,行政执法机关依据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其次,人民法院针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所作出的裁定。
赃款赃物的性质在程序上仅能通过有权国家机关的生效裁决来加以确认,原因在于赃款赃物的存在是以违法犯罪行为的成立为前提条件的,而在某一行为被确认为违法犯罪之前,其性质无法确定。
3、鉴于此,通过该行为所获得的财产便难以被定性为赃款赃物。
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司法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因违法犯罪活动所获取的财产,能否被定性为赃款赃物,最终只能由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来予以确定。
关于转移赃物罪的量刑标准,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惩罚。
以上是关于转移赃物罪量刑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