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试用内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一、试用内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 与单位沟通协商,明确指出签订劳动合同是其法定义务,要求尽快签订。通过和平沟通解决问题,避免关系恶化。
2.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投诉时需准备好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3. 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主张这一权益。证据包括工作过程中的文件、与同事或上级的聊天记录等。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劳动者应保持冷静,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二、分店的章可以盖劳动合同吗
分店的章能否盖劳动合同,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分店取得了营业执照,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其公章可用于签订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能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此时,分店使用其公章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权利和义务。
若分店未取得营业执照,不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原则上不能以自身名义用分店章签订劳动合同。不过,若其受总公司委托,以总公司名义并加盖分店章签订劳动合同,且有相应委托手续,该合同依然有效,相关法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若没有委托手续,使用分店章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要确认分店是否有主体资格或委托授权,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合同一定要盖法人章吗
劳动合同不一定要盖法人章。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这里的盖章,既可以是法人章,也可以是用人单位的公章。公章是企业处理内外部事务的印鉴,公司对外的正式信函、文件、报告使用公章,盖了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法人章是以公司法定代表人名字刻制的印章,在规定的有限用途内使用,如税务申报、支票背书等。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公章和法人章都能代表用人单位的意志,只要加盖其中一种,并经劳动者签字确认,劳动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不过,为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确保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定,且合同条款明确、清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充分体现。
以上是关于试用内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