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情形构成合同无效
一、哪些情形构成合同无效
依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构成合同无效: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自然不受法律保护。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体现,合同内容若违背这一原则,将被判定无效。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此类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合同无效保全还有效吗
合同无效后保全是否有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将来生效判决能够顺利执行,避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如果合同被认定无效,通常意味着基于该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自始不存在。
若保全是针对因该无效合同所涉财产进行的,合同无效可能会影响保全的基础。因为没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基于合同所可能产生的债权请求权等可能不复存在。在此情形下,申请人可能丧失了申请保全的正当基础,法院可能会根据情况解除保全措施。
然而,如果合同无效后存在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法定后果,当事人为保障这些请求权的实现而申请保全,并且提供了相应证据和担保,那么这种保全可能仍然有效。因为此时保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无效合同处理后的相关权利能够得以实现。
总之,合同无效不必然导致保全无效,关键在于保全的目的和基础是否仍然存在合理依据。
三、赠予合同怎么判定无效
判定赠予合同无效,可从以下方面考量:
1.主体不适格:若赠予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订立赠予合同,因其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该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赠予合同,且未获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的,也属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赠予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合同无效。比如,故意隐瞒标的物重大瑕疵诱导对方签订赠予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赠予内容涉及违法物品,如毒品等,或者赠予行为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像为破坏他人婚姻关系而赠予财产,此类赠予合同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赠予人与受赠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赠予合同无效。例如,债务人通过赠予财产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
以上是关于哪些情形构成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