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条款可能使合同无效

2025-09-19 09:03:04 法律知识 0
  哪些条款可能使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对方人身损害免责,以及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条款,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并列举了对应示例。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哪些条款可能使合同无效

   以下条款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所制定的必须遵守的准则,合同条款与之抵触则无效。比如,买卖毒品的合同条款,因违反刑法规定必然无效。

   2. 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若合同条款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道德风尚,会被认定无效。像以限制他人基本人身权利为内容的条款,如约定一方不得结婚的条款。

   3.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条款。当事人为谋取私利,相互勾结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低价转让财产以逃避债务的条款。

   4. 造成对方人身损害免责的条款。为保障公民人身安全,若合同中约定一方对另一方的人身损害无需承担责任,该条款无效。如一些危险作业合同中免除雇主对雇工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条款。

   5.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条款。这种条款违背公平原则,免除了过错方应承担的责任,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合同无效可以复议吗法院

   合同被法院判定无效后,一般不能申请复议。复议通常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法院的判决属于司法裁判行为,不适用复议程序。

   若当事人对法院关于合同无效的判决不服,有两种常见的救济途径。一是上诉,如果尚处于上诉期内,当事人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通过二审程序重新审查案件。二是申请再审,若判决已生效,当事人能在一定条件下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前提是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

   此外,当事人还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若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检察院可依法启动相应程序。总之,合同无效判决不能复议,但当事人可通过上述法定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合同无效该怎么赔偿损失

   合同无效后,赔偿损失遵循过错原则。即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赔偿损失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现有财产的减少,如为签订合同而支出的费用、准备履行合同所花费的费用等。间接损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因合同无效导致无法获得的预期利益,但这种损失需具有一定的确定性,通常要求是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能够合理预见的。

   在确定赔偿责任时,法院会根据双方过错程度来分配损失。若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导致合同无效,其过错程度较大,可能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若双方过错相当,则各自承担一半左右的损失。

   主张赔偿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因合同无效遭受的损失以及对方存在过错。若无法举证,可能面临无法获得赔偿的结果。合同无效后的赔偿损失要依据过错程度确定责任,明确损失范围,并由主张方承担举证责任。

   以上是关于哪些条款可能使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