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合同适用哪些情形
一、无效合同适用哪些情形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以下几种情形下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不能辨认自身行为,不具备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如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例如,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所签订的合同。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和秩序的应认定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比如,双方勾结签订合同损害第三人的财产权益。
二、立约合同无效怎么办呢
立约合同无效后,应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如果标的物已不存在或者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不能返还时,可用赔偿损失的方法抵偿。
其次,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那么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根据双方过错的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的大小。
再者,追缴财产。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双方都是故意的,应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如果只有一方是故意的,故意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回对方;非故意的一方已经从对方取得的或约定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
此外,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若因合同无效产生纠纷,当事人可依据该条款约定的方式解决争议,如通过仲裁或诉讼等途径。
三、合同只有一份是否无效
合同只有一份并不必然无效。合同效力的判定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需考量多方面因素,而非合同份数。
合同生效通常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理解合同内容并承担法律后果;二是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使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形;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合同即为有效。
实践中,合同份数主要为了方便各方当事人保存和履行合同。只有一份合同可能会给合同履行和纠纷处理带来不便,比如一方可能否认合同内容或丢失合同,导致另一方举证困难。但这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
若合同只有一份且产生纠纷,持有合同的一方应妥善保存,作为主张权利的依据;未持有合同的一方则需收集其他证据,如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以证明合同关系存在及内容。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适用哪些情形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