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格式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无效

2025-09-20 13:02:09 法律知识 0
  格式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无效?以下是格式条款无效的七种特殊情形:1.当一方以欺诈或胁迫的手法,致使对方违背其真实意愿而签订此格式条款时。2.双方勾结以致损害到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的行为。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格式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无效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使用欺诈手段或者威胁方式,使另一方在违背自身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署了格式条款;其次,如果双方存在恶意串通行为,损害到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再次,如果订立的格式条款违反了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此外,如果格式条款的内容导致了对方人身伤害的发生;最后,如果由于一方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而给对方带来了财产上的损失。

   同时,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不合理地免除了自己的责任、加重了对方的责任、限制了对方的主要权利;或者是通过格式条款排除了对方的主要权利,那么这些格式条款也将被视为无效。

   那么,当格式条款被认定为无效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若无法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则应进行折价补偿。

   对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对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双方均有过错,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若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行为,损害到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的利益,那么由此获得的财产将被收归国有或者返还给集体、第三方。

   二、格式合同无效法律规定

   格式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其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1. 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即存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导致合同无效的一般情形。

   2.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3.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此外,若格式合同存在违背公序良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也会被认定无效。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格式条款的内容、订立过程、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格式合同是否无效。对于格式合同条款的解释,若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三、格式合同无效法律的规定

   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定式合同等,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关于格式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一般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格式合同也会因此无效。

   二是格式条款具有《民法典》特别规定的无效情形,即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在实践中,判断格式合同是否无效需要综合考虑合同的具体内容、订立过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因素。若涉及格式合同纠纷,当事人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格式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无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