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什么情况下合同被认定无效

2025-09-20 17:00:58 法律知识 0
  在什么情况下合同被认定无效?法律规定,一方欺诈胁迫损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他人利益等七种情况合同会被认定无效。合同无效自始无法律约束力,取得的财产应返还,不能返还则折价补偿,有过错方需赔偿损失,各方有错各自担责。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在什么情况下合同被认定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诱使对方签订合同,且该行为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即合同双方当事人非法勾结,为牟取私利而共同订立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通过表面合法的交易合同,实际进行违法活动。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内容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公共秩序等。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里强调的是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范。

   6.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签订的合同。

   7.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也就是双方签订合同并非出于真实意愿,只是虚假表示。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是无效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下的合同无效: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无效。

   2.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例如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这类行为并非双方真实意愿,合同无效。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这里强调的是强制性规定,违反任意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比如未经许可经营限制买卖物品所签合同无效。

   4.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签订以赌博为内容的合同,应认定无效。

   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比如双方勾结签订合同损害第三人利益,此类合同自始无效。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转让合同什么情况下是无效的

   转让合同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下无效:

   1. 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转让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大额财产转让合同。

   2. 虚假意思表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转让合同无效。比如,双方为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的资产转让合同。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若转让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例如,未经审批转让限制流通物的合同。

   4. 违背公序良俗:转让合同违背公序良俗,如转让以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标的物,合同无效。

   5. 恶意串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转让合同无效。例如,转让人与受让人串通,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转让合同。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在什么情况下合同被认定无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