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签了合同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2025-09-21 05:21:16 法律知识 0
  签了合同不给交社保怎么办?签合同后用人单位不给交社保,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要求补缴并正常缴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投诉;还不行就申请仲裁,不服仲裁结果可起诉。过程中要注意保存证据。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签了合同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签了合同但用人单位不给交社保,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指出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违反了《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其及时补缴社保费用,并按照规定为员工正常缴纳社保。

   其次,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

   再者,还能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投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督促用人单位办理社保登记、申报和缴纳手续。

   最后,若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劳动者除了能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还有可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单位迟迟不给交社保怎么办

   单位迟迟不给交社保,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与单位协商:直接与单位沟通,指出缴纳社保是其法定义务,要求单位及时补缴。协商时注意保留相关记录,如聊天记录、会议纪要等。

   2.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需准备好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单位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单位限期改正。

   3. 申请劳动仲裁:也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过程中,要提供充分证据,如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仲裁机构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要求单位补缴社保。

   4. 向法院起诉: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和证据进行审理,依法判决。

   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能保障自身社保权益,同时促使单位依法履行义务。

   三、单位交社保一定要签合同吗

   单位交社保通常是一定要签合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这就表明,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而证明劳动关系最直接有效的凭证就是劳动合同。

   若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却缴纳社保,会存在法律风险。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自用工第二个月起至一年期间的双倍工资;另一方面,劳动行政部门可能会责令单位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所以,为了规范用工和规避法律风险,单位在为员工缴纳社保时,应及时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签了合同不给交社保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