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
一、合同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
合同约定仲裁后,一般情况下不可以起诉。根据仲裁法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若想向法院起诉,需证明仲裁协议无效。以下情形会导致仲裁协议无效:一是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二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三是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
如果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此外,若出现仲裁协议未约定仲裁机构且无法达成补充协议、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等情况,当事人也能就该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合同约定仲裁通常不能起诉,需先判断仲裁协议效力,只有在仲裁协议无效等法定情形下,才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二、合同有仲裁条款还能起诉吗
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一般情况下不能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且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可继续审理。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若存在这些情况,即便合同有仲裁条款,当事人也能向法院起诉。
所以,合同有仲裁条款时,通常应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但在仲裁协议无效或另一方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
三、和公司走仲裁的程序有哪些
和公司走仲裁程序如下:
1. 申请:准备仲裁申请书,明确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并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2. 受理:仲裁委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申请人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若不受理,会说明理由。
3. 答辩: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向仲裁委提交答辩书,不提交答辩书不影响仲裁程序进行。
4. 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受理仲裁申请后,会依法组成仲裁庭,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5. 开庭审理:仲裁庭会提前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地点。开庭时,双方可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之后进行调解。
6. 裁决:若调解不成,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合同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