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违法吗
一、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违法吗
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是否违法,需分情况判断。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时并不违法,但需尽快与劳动者签订。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就属于违法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若用人单位仍不签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属于违法行为,应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构成违法,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可收集相关证据,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用人单位必须缴纳公积金吗
用人单位必须为在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转移手续。住房公积金是职工和单位按照规定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具有强制性、互助性和保障性。
若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逾期不缴或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因此,缴存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缴存公积金,以保障自身住房权益。
三、用人单位终止合同怎么补偿
用人单位终止合同的补偿情况分多种:
- 协商一致终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 单位无过失性辞退终止: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和新安排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订立合同依据的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协商无果,单位提前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终止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标准同协商一致终止情况。
- 单位违法终止: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的,单位应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或已无法继续履行,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违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