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条款合同无效
一、哪些条款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的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这种行为违背了对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比如企业受胁迫签订不利于自身且损害国家利益的交易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当事人为谋取私利,相互勾结订立合同,使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损。例如公司股东恶意串通,转移公司资产。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表面合法,但实际是为实现非法目的。像通过虚假的交易合同来掩饰洗钱行为。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内容危害到社会公共秩序、公共道德等。比如约定进行污染环境的生产活动。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里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规定,违反此类规定会导致合同条款无效。例如建筑工程合同违反建筑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
6.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以及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如一些商家设置的“商品一经售出,概不负责”,若因商品缺陷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此条款无效。
二、无效合同怎么举报
发现无效合同可按以下途径举报:
1.向行政主管部门举报:依据合同类型和所涉领域,向对应的行政主管部门举报。例如工程建设合同,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涉及消费者权益的合同,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举报时要准备好详细材料,如合同文本、履行情况说明、证明合同无效的证据等,详细陈述合同无效的理由和事实。
2.向司法机关举报: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这需撰写起诉状,在其中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同时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在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若合同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如合同诈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线索和证据,配合调查。
3.向行业协会举报:若合同涉及特定行业,可向该行业协会举报。行业协会会依据自身章程和相关规定,对举报进行调查处理,维护行业秩序。
举报无效合同要保证举报内容真实,不得虚假举报。
三、怎么合同属于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存在以下情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以其签订的合同自始无效。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双方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这里强调的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部门规章等一般不导致合同无效,但如果该规定影响合同效力的除外。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若合同内容与社会公共利益、道德准则相悖,则合同无效。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比如,双方勾结签订合同损害第三人的财产权益。
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哪些条款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